查看: 666

[初一语文] 啊的变音变形——七、八、九下

[复制链接]

7

主题

7

帖子

7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7
发表于 2022-6-14 01:28:5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啊的变音变形——七、八、九下




教材

    2021学年初中语文下册:   

    1.……你想不想祖国啊?(七下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,40页)

    2.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,……(八下《回延安》,10页)

    3.……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!(九下《屈原》,100页)

    4.及至人们问到,“认识呀?”(七下“读书方法指导”,80页)

浅析

    教材这四个例句中,“啊”的变音变形似不确。

    关于“啊”的变音变形的问题,《现代汉语词典》如此说:

    “啊”用在句末或句中,常受到前一字尾音的影响而发生不同的变音,书面上常按变音写成“呀、哇、哪”不同的字:

前字的韵母或韵尾

“啊”的发音和写法

ɑ,e,i,o,ü


ɑ→iɑ呀


u,ɑo,ou


ɑ→uɑ哇


-n


ɑ→nɑ哪


-nɡ


ɑ→nɡɑ


    一、教材例句“1”之“国”,“ɡuó”,韵母“o”,“啊”的发音和写法ɑ→iɑ,呀。即应“国呀”而非目下的“国啊”。本来“啊”可变音变形,也可不变(如严肃文体),但同一篇文章中应一变俱变——这篇课文有两处“啊”变音变形为“iɑ,呀”的。

    类同的还有:

   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,……(八下《回延安》,13页)

    “旗”,“qí”,韵母“i”。应“旗呀”而非“旗啊”。

    二、教材例句“2”之“口”,“kǒu”,韵母“ou”,“啊”的发音和写法ɑ→uɑ,哇。即应“口哇”而非目下的“口呀”。

    类同的还有:

    1.……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啊。(七下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,40页)

    “走”,“zhǒu”,韵母“ou”,应“走哇”而非“走啊”。下四句同。

    学习呀,奋斗呀,……(七下《一棵小桃树》,117页)

    ——应“奋斗哇”。

    ……或者“上天保佑呀!……”(七下《伟大的悲剧》,133页)

    ——应“保佑哇”。

    绝望地继续向前走呀,走呀。(七下《伟大的悲剧》,133页)

    ——应“走哇”。

    得了,你干什么发抖呀?(九下《变色龙》,26页)

    ——应“发抖哇”。

    2.……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!(七下《最苦与最乐》98页)

    “除”,“chú”,韵母“u”,应“除哇”而非“除呀”。下两句同。

    ……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!(七下《最苦与最乐》99页)

    ——应“苦哇”。

    啊,小桃树啊!(七下《一棵小桃树》,118页)

    ——应“小桃树哇”。

    三、教材例句“3”之“澜”,“lán”,韵尾“-n”,“啊”的发音和写法ɑ→nɑ,哪。即应“澜哪”而非目下的“澜呀”。

    类同的还有:

    1.……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。(九下《屈原》,101页)

    “剑”,“jiàn”,韵尾“-n”,应“剑哪”而非“剑呀”。

    2.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……(八下《回延安》,10页)

    “尘”,“chén”,韵尾“-n”,应“尘哪”而非“尘呀”。下句同。

    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,……(九下《屈原》,100页)

    ——应“艺人们哪”。

    四、教材例句“4”之“识”,“shí”,韵尾“-i”(舌尖后元音),与前面引述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的“i”(舌面元音)相较,多一横线以区别。

    “zhi、chi、shi、ri”之“-i”都是舌尖后元音。“啊”的发音和写法ɑ→“ʅɑ”(或“rɑ”),仍写作“啊”,因无相应发音的汉字。

    “zi、ci、si”之“-i”都是舌尖前元音。“啊”的发音和写法ɑ→“ɿɑ”(或“zɑ”),仍写作“啊”,也是因无相应发音的汉字。

    而“ɑi、bi、di、ei、ji、li、mi、ni、pi、qi、ti、xi、yi”之“i”,则是舌面元音。“啊”的发音和写法ɑ→iɑ,呀。

    《现代汉语词典》只有舌面元音“i”的说法,欠缺“-i”的说法。

    “认识”之“识”,应“识啊”而非目下的“识呀”。

    类同的还有:

    光明呀,我景仰你,……(九下《屈原》,101页》)

    “明”,“mínɡ”,韵尾“-nɡ”,“啊”的发音和写法ɑ→nɡɑ,因无相应发音的汉字,仍写作“啊”(这也是《现代汉语词典》欠缺的说法)。下句同。

    ……那多么灿烂的、多么炫目的光明呀!(九下《屈原》,101页)

    ——应“光明啊”。

    五、教材范句。

    1.……不到处转一转,多亏呀!(八下《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》,101页)

    “亏”,“kuī”,韵母“i”,“啊”的发音和写法ɑ→iɑ,呀。

    2.好哇,你咬人?(九下《变色龙》,23页)

    “好”,“hǎo”,韵母“ɑo”,“啊”的发音和写法ɑ→uɑ,哇。

    “ɑo”,其发音实际为“ɑu”,或说是“ɑ+u”。即以“ɑ”为开始口型发声,以“u”为结束口型收声。所以,它后面的    “啊”的发音和写法是ɑ→uɑ,哇。如果“ɑo”读作“ɑ+o”,那是怎么也读不出“熬(ɑo)”的。谓予不信,谨请一试。  

    3.看哪……看哪!(八上《美丽的颜色》,46页)

    “看”,“kàn”,韵尾“-n”,“啊”的发音和写法ɑ→nɑ,哪。

    4.……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,……(七下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,40页)

    “洞”,“dònɡ”,韵尾“-nɡ”,“啊”的发音和写法ɑ→nɡɑ,因无相应发音的汉字,仍写作“啊”。

    笔者于2016、2019、2020学年提出上述质疑。   

    据笔者统计,部编版小学六个年级语文教材,无一处“啊”的变音变形有误。


参考

    《现代汉语虚词例释》,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、1957级语言班编,商务印书馆出版,2010年8月北京第4次印刷。

    《现代汉语虚词词典》,张斌主编,商务印书馆出版,2006年12月北京第4次印刷。

    《现代汉语虚词词典》,侯学超编,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,2004年10月第3次印刷。

    《现代汉语虚词词典》,朱景松主编,语文出版社出版,2007年1月第1次印刷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