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写得讲规范——七下至九下
一、范字不可失范——七下“读读写写”
教材
2021学年七年级下册“读读写写”,12页:
深宵之“深”
浅析
“深宵”的“深”字,它第四画的“点”和最后一画“捺”似写错了。
一
“读读写写”的字,是楷体,是范字,但“深宵”之“深”字失范了。
1.“深”字第四画的“点”写成“撇”,变形,走样。
一是这一“点”整体过长,不似点倒似撇了;二是这一“点”的上截长于下截(以第五画“横钩”之“横”的起笔为界,把这一“点”分上截、下截),更不似点而似撇。于是“深”字的“冖”不像秃宝盖,倒像是“”(斜刀头)。
而“深宵”的“宵”以及同页“目不窥园”的“窥”,它俩第二画的“点”,全都不像“深”这样的:一是整体不过长,二是将它二分为上下两截时,下截长于上截。
2.“深”字最后一画“捺”写成“点”,这明显是写错的笔画。虽然某些情况下“捺”要写成“点”(如“林”的第四画),但此处显然不行。
同册21页“读读写写”有类似问题。
深恶痛绝之“深”
笔者于2016、2019学年提出上述质疑。
二
类似差错得到过订正。
差错版,七年级上册《秋天的怀念》(2016、2017、2018学年):
“沉寂”之“沉”
其差错,与前述“深宵”之“深”第1点类同。
订正版,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同文:
“沉寂”之“沉”
二、是点还是竖弯——八下“读读写写”
教材
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“读读写写”,42页:
目空一切之“空”
浅析
“空”字的“穴”字头,其书写似值得斟酌。
“空”字的“穴”字头,它的最后两画,即第四、五画,应为撇、点而非撇、竖弯,即应近似为八字而非近似为儿字。前者为现时写法,后者为旧时的已被舍弃的写法。笔者是50后,那时写法就是后者的,但也知道现时早已不是这么写了。“读读写写”的字是范字,范字不应以过时写法呈现。
楷体、宋体、黑体、仿宋均与时俱进,其“穴”字头,第四、五画均为撇、点,均近似八字;只有行楷的第四、五画是撇、竖弯,近似儿字。既然行楷不合规范,则不应以其为“楷”了。
或言之,字当然要写得漂亮,但把笔画写对则是不二之选。
同册还有类似差错一例,见“读读写写”,107页:
穹顶之“穹”
笔者于2020学年提出上述质疑。
三、范字须讲规范——九下“读读写写”
教材
2021学年九年级下册“读读写写”,13页:
苍茫之“茫”,飞窜之“窜”,蠢笨之“笨”
同册,41页:
枝节之“节”
同册,76页:
望眼欲穿之“穿”
浅析
“茫、节”、“窜、穿”字的部首和“笨”字的下结构,它们的形体似写错了。
“茫、节”字的部首是草字头,是“横、竖、竖”;现写成前字头,是“点、撇、横”。
“窜、穿”字的部首是穴字头,穴字的宝盖头下是八字,最后一画是捺的变形“点”(如同林字第一个木字,其捺变形为“点”);现写成儿字,最后一画是“竖弯”。“点”是现在的规范的写法,“竖弯”份属异形,畅行于上世纪90年代前。
“笨”字的下结构是本字,是“横、竖、撇、捺、横”,或说是“木+一”;现写成“大+十”,是“横、撇、捺、横、竖”:笔画、笔顺俱非。
字形,先求写对,再求写美。“读读写写”是以范字示人的,其笔画应中规中矩,否则须割爱。“读读写写”的字体是行楷,与楷书近似,但有所区别。楷书是汉字手写的正体字,是规范字,而行楷则是有所变形之字,是艺术性的、非规范的字。
上述与楷书不一的错误形体会误导学生,以为这样写也可以。若坚守行楷写法,则应事前告知学生其与楷书之别,这告知一定要在教参(教师教学用书)中向教师说清楚。
笔者于2020学年提出上述质疑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