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793

[二年级语文] 假冒伪劣之改——二上《曹冲称象》

[复制链接]

3

主题

3

帖子

3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3
发表于 2022-12-9 02:00:4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假冒伪劣之改——二上《曹冲称象》




教材

    2022学年二年级上册《曹冲称象》,29页:




    曹冲才七岁,他站出来说:“我有个办法。……”




浅析

    对称象时“曹冲才七岁”存疑。








    教材所述,与史书抵牾。史书中称象时曹冲不是七岁而是五六岁。

    史书见《三国志·魏书·邓哀王冲传》:




    邓哀王冲字仓舒。少聪察岐嶷,生五六岁,智意所及,有若成人之智。时孙权曾致巨象,太祖欲知其斤重,访之群下,咸莫能出其理。冲曰:“置象大船之上,而刻其水痕所至,称物以载之,则校可知矣。”太祖大悦,即施行焉。

    (笔者注:邓哀王”,曹冲谥号;“仓舒”,即曹仓舒,曹冲别名。)




    关键语,“生五六岁”,“时孙权曾致巨象”。即称象之事发生在曹冲五六岁之时。

    编者把五六岁改为七岁,明显造假。

    难道是改写年龄越大越好?

    若如是,则不若更进一步:




    改为曹冲才八岁;

    或改为曹冲才十岁;

    或改为曹冲才十五岁;

    或改为曹冲才二十岁;

    或改为曹冲才三十岁;

    ……








    1.对史书的改写,应“信、达、雅”。

    “信”,忠实于原著重要的人、事、景、物、意(语意)、理。

    教材所述,事与意均相悖于史书:

    事,曹冲五六岁时称象一事被说成七岁时之事;

    意,称象时年龄小更显智慧高于成人,现矮化,把年龄往大处说。

    改而无信,不知其可。

    2.再看看课后思考,它可是要求学生“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”的:




    曹冲七岁。

    曹冲才七岁。




    没“才”字与有“才”字的不同带来意思的不同:前者只是一般叙述(曹冲,七岁),后者为“叙述+评价(认为七岁年龄较小)”。这是对不忠实于原著重要之事之意的进一步固化、强化。于是,李达战胜了李逵。

    假作真时真亦假,无为有处有为无。

    “曹冲才七岁”不是假冒伪劣之说吗!




    笔者于2021学年提出上述质疑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