勿以善小不为——新差错21(八上)
说明
新差错,指本学期才发现而非之前没有的疑似差错——或许并非差错。
教材
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《藤野先生》,24页:
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,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,是下臂的血管,指着,和我和霭的说道:……
浅析
“和我和霭的说道”一说似有问题。
“说道”是动词谓语,其修饰语“和我和霭de”是状语而非定语,所用结构助词“de”是“地”而非“的”。即这段文字应为“和我和霭地说道”而非目前的“和我和霭的说道”。
彼时“的”、“地”不分,没错;现时须分,混淆“是”非。
教材于此,应把“的”改为“地”;若原文照录,则须加注说明当下应该怎样——本篇课文其他七处注释如此处理——范例:
其一,原文为,“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”,注释为,“〔希〕现在写作‘稀’”;
其二,原文为,“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”,注释为,“〔喝采〕现在写作‘喝彩’”。
还有:
“(樱花)烂熳”,注现“烂漫”;
“(烟尘)斗乱”,注现“抖乱”;
“(冷得)利害”,注现“厉害”;
“(太)模胡”,注现“模糊”;
“带(领结)”,注现“戴”。
既然这七处可一一作注,何不对“和霭的说道”也一视同仁?
之前教材,包括七年级上下册,均无对错用“的”、“地”的指正因而此处不须再次出注。
“和霭的说道”的呈现定然带来误用“的”、“地”的负面影响,虽然这问题也不是很大。
如题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