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
聚焦引号之间——二上至九上

[复制链接]
老雷一 发表于 2023-1-6 02:01:01 |来自: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聚焦引号之间——二上至九上


前言

关键语:引号之间若须停顿,则须点号点断,且所用点号不一(顿号)而足;若无点号点断则不停顿。

笔者把标有引号之并列成分的有无二分为“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”与“标有引号的非并列成分之间”,简称为“并列成分”与“非并列成分”。“成分”,指句子成分,如主谓宾定状补等。“非并列成分”下分“不同成分之间”、“成分与分句之间”、“分句之间”等;而“不同成分之间”还有停顿与否之分。

下面首先呈现的10例均为并列成分之例,小分为三类,其中“1”之例只宜顿号点断,“2”只宜逗号点断,“3”可顿号或逗号点断(简称“可顿可逗”)。


教材

2022学年二至九年级上册(三类10例):


1.1 奶奶“打杏”“检杏”“分杏”的动作、语言写得很清楚。(四上69

页)

1.2 用“第一”“第二”等词语,有条理地写出了风向袋的制作。(五上

73页)

1.3 在句首领起下文,读时稍有停顿。如“望”“惜”二字。4页

1.4 这两个句子分别用“赞叹”“婉言谢绝”代替了“说”。(六上33页)


2.1 请你照样子写一写,如,“清风一吹,他们……”“蝴蝶一来,他们……”。三上6页

2.2 古人诗云:“芭蕉不展丁香结”“丁香空结雨中愁”。(六上5页)

2.3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,向前探着身子,不断地向群众挥手,不断地高呼“人民万岁!”“同志们万岁!”(六上24页)


3.1“岐王宅里”“崔九堂前”,都是当年名流骚客聚集的场所,一提到这

些地点就不免勾起人们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。(七上63页)

3.2 如果有不懂的内容,如“南泥湾开荒”“杨家岭讲话”,可以查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。(四上104页)

3.3 “热烈”常用于形容人的情绪或环境气氛,指“情绪高昂”“兴奋激

”,在这个语境中则带上了“强烈”“热情四溢”的意味。(七上25页)


浅析

并列成分须停顿处应用点号点断却缺失,似为不妥。


一、三类10例。

(一)“1”之只宜顿号点断。

“1.1”、“1.2”之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后分别结合“的”(的动作、语言)、“等”(等词语)一类词语,这是用顿号点断的标配。

“1.3”之“’‘二字是动宾短语,其宾语’‘二字是数量短语构成的同位短语,其内部层次为:


“望”“惜”


“望”、“惜”之间层次最低,只宜顿号点断。

“1.4”之并列成分之间若用逗号点断,则不成话。

“1”之点号点断应如下:


1.1 奶奶“打杏”、“检杏”、“分杏”的动作、语言写得很清楚。

1.2 用“第一”、“第二”等词语,有条理地写出了风向袋的制作。

1.3 在句首领起下文,读时稍有停顿。如“望”“惜”二字。

1.4.这两个句子分别用“赞叹”、“婉言谢绝”代替了“说”。


(二)“2”之只宜逗号点断。

“2.1”之“如”,用逗号点断,是动宾之“动”要停顿,要延时,要放缓,要突出;因此,动宾之“宾”也当相应要停顿、要延时、要放缓、要突出以一致;且宾语不短,内部还用逗号点断,各为复句,其外部如果反而用顿号点断,会致层次不清。

“2.2”两诗句选自不同朝代不同诗人。即使选自同一作者,诗句之间也须停顿,且无理由顿号点断的。

“2.3”之口号高呼不停顿吗?——必须停顿。口号之间过渡要急促吗?——应该稍缓。此外,句末缺点号。

“2”之点号点断应如下:


2.1 请你照样子写一写,如,“清风一吹,他们……”“蝴蝶一来,他

……”。

2.2 古人诗云:“芭蕉不展丁香结”,“丁香空结雨中愁”。

2.3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,向前探着身子,不断地向群众挥手,不断地高呼“人民万岁!”,“同志们万岁!”。


(三)“3”之可顿可逗。

“3.1”、“3.2”之并列成分分别是主语、宾语,均可顿号或逗号点断。顿号点断停顿时间较短,逗号较长;顿号停顿语气较急促,逗号较舒缓;逗号还有突出主语(宾语)之效。

“3.2”之“如”与前述“2.1”之“如”不同,“3.2”之“如”后不点断,“2.1”的点断;以用逗号点断与否为界:不用者可顿可逗,用者只宜逗号点断。

“3.3”并列成分有两处。前处是宾语,可顿号可逗号点断;后处偏正短语(宾语)之“偏”(定语),只可顿号点断。

“3”之点号点断可如下:


3.1.1 “岐王宅里”,“崔九堂前”,都是当年名流骚客聚集的场所,……

3.1.2 “岐王宅里”、“崔九堂前”,都是当年名流骚客聚集的场所,……

3.2.1  如果有不懂的内容,如“南泥湾开荒”,“杨家岭讲话”,……

3.2.2  如果有不懂的内容,如“南泥湾开荒”、“杨家岭讲话”,……

3.3.1 “热烈”常用于形容人的情绪或环境气氛,指“情绪高昂”,“兴

奋激动”,在这个语境中则带上了“强烈”、“热情四溢”的意味。3.3.2 “热烈”常用于形容人的情绪或环境气氛,指“情绪高昂”、“兴

奋激动”,在这个语境中则带上了“强烈”、“热情四溢”的意味。


或曰,引号显眼,在视觉上具分隔作用,这相当于也作了点断表了停顿了。

答曰,引号间有不停顿的,是否也视作读作停顿?见下“二·(一)·1”。

再者,这分隔作用不就等于断定只有顿号点断而无逗号点断的可能?

又,下句该如何点断?


他默写对的有“两”“宽”“眼”“肚”“孩”“哪”“顶”“睛”“皮”“跳”默写错了。(引号标示的是二年级上册的生字)


答案有九个可能,要让读者反复猜想吗?——其中引号标示的对错之间应逗号点断而非顿号点断。


二、10例、教材、《用法》之误。

    (一)10例之误。

1.前述三类10例,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均须停顿但没点号点断——在正常情况下没点号点断就是不停顿的。例:


这样阅读下来,就可以清楚地把握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和“再塑”“我”生命的过程。(七上48页)


此例应视作读作“再塑我”(生命的过程)而非“再塑、我”(生命的过程)或“再塑,我”(生命的过程)。

2.前述三类10例,相当于说引号表停顿——《标点符号用法》(简称《用法》)没说引号表停顿。

《用法》指出,引号,标示“直接引用的内容或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”——不表停顿。

《用法》指出,引号是标号之一。“标号的作用是标明。主要标示某些成分(主要是词语)的特定性质和作用”——不表停顿。

《用法》指出,“点号的作用是点断,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。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”——点号才表停顿。

3.前述三类10例,相当于说并列成分之间只有顿号点断一种可能,可是,“一”之“(二)”只宜逗号点断和“一”之“(三)”可顿可逗:均非“只有顿号点断一种可能”。

(二)教材之误(只说上册)。

2022学年二上至九上类似差错还见于(其中有些页码两类并存):

1.只宜顿号:四上25、68页;五上111页;六上114页;七上5、13、16、33、42、48、49、50、53、69、80、97、120、128、131页;八上12、17、42、47、49、52、56、63、82、83、85、90、92、94、96、122、124、137、138、142、147、150、151页;九上8、22、34、48、54、56、65、90、97、101、109、110、117、124、146、147页。

2.只宜逗号:三上90页;六上24页。

3.可顿可逗:二上47、56页;三上40页;五上102页;六上31页;七上13、34、80、87、92、97、98、132页;八上94、98;九上7、123页。

笔者于2016学年起年复一年提出上述质疑。

(三)《用法》之误。

《用法》如此说:


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、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。


这等于说,并列成分之间停顿不应用点号点断,即“通常不用顿号”是常态;也等于说,引号表了停顿,这与《用法》本身关于引号、标号、点号的用法相悖;还等于说,并列成分之间只有顿号点断一种可能,这与只宜逗号点断或可顿可逗之语言实践相悖。

由此可见,《用法》虽为国标,却并不“标准”。

《用法》并非“不刊之论”。沈阳教授如是说:


当然,现在的标准绝非完美无缺,更不是不刊之论。(《〈标点符号用法〉解读》131页)


“沈阳教授”,是起草这个《用法》的主持者,是专著《〈标点符号用法〉解读》的主编。

“现在的标准”,指最新版、第四版、2011年版国标《用法》。

国标也会有差错之客观实情例举,最大最多的见《用法》关于“语段”的定义及使用,不赘。


    三、教材、辞书、文体之范及其他。

(一)教材之范。

1.并列成分之范。


其次是所谓“高跷”,“抬阁”,“马头”了;……(七上59页)


标有引号的是并列的宾语成分。

2.非并列成分之范


2.1 不同成分(宾语、主语)之间——

本文多处提到“乐”,主要表现了哪几种“乐”?“醉能同其乐,醒能述以文”,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?(九上56页)

(笔者注,其他范例,还有分号点断的七上80页,逗号点断的八上85页)

2.2 成分与分句之间——

阿妈牵着“我”走过“月光闪闪的溪岸”,“细细的溪水,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,流着月光”……四上7页)

2.3 分句之间——

所以“有人喜欢它”,“有人躲避它”。(九上21页)

2.4 非并列成分(主谓)之间的不停顿——

”“暗自得意”,人们“脸色煞白”,多么强烈的对比。(七上100页


2022学年五上至九上类似范例还见于:

五年级上册70页;

六年级上册120页;

七年级上册43、45、46、47、48、80

九年级上册94页。

(二)辞书之范。


1.《汉语大字典》——并列的宾语之间并列的定语之间用顿号点断

【达】(21)方言。略同“里”、“儿”,常用在“这”、“那”、“哪”之后,表示处所。7卷4111页)

2.《汉语大词典》——并列的宾语之间用顿号点断

【仿效】亦作“倣傚”、“倣效”、“仿効”。(第1卷1214页)

3.《辞源》——并列的宾语之间用顿号点断:

旧时自称其妻。见“拙荆”、“荆钗布裙”。(3486页)

4.1 《现代汉语词典》——不同层次的并列的宾语之间分别用逗号、顿号分层点断:

……在字的右上方标注阿拉伯数字,如“按1”、“按2”,“白1”、“白2”、“白3”、“白4”。凡例》2页

4.2 《现代汉语词典》——并列的宾语之间用逗号点断:

【异形词】书面语中音义相同、用法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。如“座位”和“坐位”,“信口开河”和“信口开合”。正文1553页


(三)严肃文体之范。


1.2021年《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——并列的宾语之间用顿号点断:

党中央强调,必须全面准确、坚定不移贯彻“一国两制”方针,坚持和完善“一国两制”制度体系,坚持依法治港治澳,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,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,坚定落实“爱国者治港”、“爱国者治澳”。

(笔者注,《决议》全文“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”共三处,均用点号点断而非《用法》之“通常不用顿号”。)

2.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——并列的主语之间用顿号点断:

第一千二百五十九条民法所称的“以上”、“以下”、“以内”、“届满”,包括本数;所称的“不满”、“超过”、“以外”,不包括本数。

3.2021年习近平《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——并列的宾语之间用逗号点断:

贫困地区广大群众听党话、感党恩、跟党走,都说“党员带头上、我们跟着干、脱贫有盼头”,“我们爱挂国旗,因为国旗最吉祥”,“吃水不忘挖井人,脱贫不忘共产党”,党群关系、干群关系得到极大巩固和发展!

4.2016年7月习近平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》——并列的主语(与“这些视死如归、大义凛然的誓言”构成同位短语)之间用逗号点断:

“砍头不要紧,只要主义真”,“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,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”,这些视死如归、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。


还有,2022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,2021年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》2020年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》,2018年习近平《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》2016年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》2013年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

(四)其他

1.并列成分用分号点断。


……“转发”有了“注意事项”:“对所转载信息是否作出实质性修改,是否添加或者修改文章标题,导致其与内容严重不符以及误导公众的可能性”,……(《羊城晚报》2014-10-10A3)


引号之间是并列的宾语(同位短语)。“注意事项”就是“对所转载信息是否作出实质性修改,是否添加或者修改文章标题,导致其与内容严重不符以及误导公众的可能性”换言之,“对所转载信息是否作出实质性修改,是否添加或者修改文章标题,导致其与内容严重不符以及误导公众的可能性”就是“注意事项”:复指。

2.非并列成分的不停顿。

2.1 主谓短语之间不停顿。


……街上每隔一百米左右就会放置一组垃圾分类箱,但其中“内容”“不尽如人意”:果皮、宣传单、落叶、饮料罐等多种废弃物依然没有“分家”。(《羊城晚报》2012-09-11,A21版


作读作“内容不尽如人意”而非“内容、不尽如人意”

2.2 动宾短语之间不停顿。


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藤村修10日在记者会上说,日本政府在有关内阁大臣会议上决定,由政府“购买”“尖阁诸岛”中的钓鱼岛、北小岛和南小岛,将这三个岛“收归国有”。(《羊城晚报2012-09-11头版)


应视作读作“购买尖阁诸岛”而非“购买、尖阁诸岛”。

2.3 状中短语(偏正短语)之间不停顿。


在叶洪威背后,“合法”“查封”了他土地的人,正是当年卖地给他的人。(《羊城晚报》2012-06-01A21)


应视作读作“合法查封”而非“合法、查封”。


后语

遇上“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”没点号点断怎么办?

正常的反应:视作读作并列成分之间不停顿。

非正常反应:

1.先按二分法辨别它是并列成分还是非并列成分。

2.若为并列成分,则须考虑意为顿号点断抑逗号点断等。

3.若为非并列成分,则须考虑此乃“不同成分之间”、“成分与分句之间”抑“分句之间”等;而“不同成分之间”还须考虑停顿与否。

此为难题乎?此题难为乎?于学生而言,不要说是小学生,即使是中学生。

不都是《用法》惹的祸?——“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”“通常不用顿号”。

其实,无论并列成分与否,若停顿必用点号,则一了百了。这道理浅显。
@ 用户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,并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或观点。作为内容发布者,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,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,由该内容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。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。本网站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、法规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。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相关推荐
  • 理解和记忆数学概念,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。

    上课 初中的知识密度是小学5倍 初中老师讲课只讲重点 基础薄弱跟不上 中等生听课有疏漏不自知… 作业 上课知识点有疏漏而不自知 造成作业拖、慢,每天耗在“磨题”而不是总结梳理… 刷题 题海无涯 已会的题反复刷 一遍遍刷 每 ...

  • 学霸提分笔记:理解和记忆数学概念,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。

    上课 初中的知识密度是小学5倍 初中老师讲课只讲重点 基础薄弱跟不上 中等生听课有疏漏不自知… 作业 上课知识点有疏漏而不自知 造成作业拖、慢,每天耗在“磨题”而不是总结梳理… 刷题 题海无涯 已会的题反复刷 一遍遍刷 每 ...

  • 五六年级孩子家长注意别让孩子初中拉下

    为何我送的资料那么实用,那是因为我教的学生都想顺利通过小学到初一阶段,专门为小升初准备、而编写的。为了让学生更好应对初中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​​​ ...

  • 篇名而非标题——新差错3(一下《语文园地》)

    篇名而非标题——新差错3(一下《语文园地》) 说明 新差错,指本学期才发现而非之前没有的疑似差错——或许并非差错。 教材 2022学年一年级下册《语文园地三》,35页: 从“汉语拼音音节索引”里面找到大写字母“C”。 浅 ...

  • 改了与还没改——九年级下册

    改了与还没改——九年级下册 说明 改了,指九下《曹刿论战》的插图,本学年被删除。 还没改,指九下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的插图还在。 一、改了 教材 2021学年九年级下册《曹刿论战》文字与插图(125页): 下视其辙,登轼 ...

  • 订正和没订正——九年级下册

    订正和未订正——九年级下册 说明 订正,指九下《读读写写》中,苍茫的“茫”、枝节的“节”,这二字均应草字头却被写成前字头的,现恢复草字头了;也指“窜”字的穴字头,其宝盖头下是八字却被写成儿字的,现也恢复八字了。 ...

  • 求初中必读书面音频MP3

    哪位老师如有可否分享

  • 2022学年九年级下册疑似差错

    2022学年九年级下册疑似差错 说明 笔者把疑似差错粗分为知识性等、别字、标点、插图、书写共五类,其中知识性等包括知识性、逻辑性、语法性等三小类。 9.2022学年九年级下册疑似差错。 1.5页(知识性等——“阎罗”应有 ...

  • 面对高考,高三学生需要端正心态,正视竞争要做到这三点

    面对高考,高三学生需要端正心态,正视竞争要做到这三点 在高考竞争中,高三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,正确对待成败,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,去挑战。面对高考,高三学生正视竞争要做到以下这三点。 一、备战高考,就是直面竞争 竞争 ...

  • 数学七个方面对新教材的利弊进行阐述和分析

    数学是学生们的基础课程之一,而教材则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工具。近年来,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,数学新教材也逐渐推广开来。新教材在给学生带来新的学习体验的同时,也存在一些利弊。以下将从七个方面对新教材的利弊进行阐述和 ...

  • 语文作业天天都写不完,怎么办?

    语文作业天天都写不完,怎么办? ...

  • 一分钟搞懂托班、早教、幼儿园区别

    托班、早教、幼儿园到底有什么区别? 1. 概念不同 ⭐托班:无需父母陪伴,让孩子提前适应集体生活,有些幼儿园也会有托班。 ⭐早教:开发儿童潜能的地方,更加专业化,要求父母必须和孩子一起参加,适合全职妈妈。 ⭐幼儿园: ...

  • 数学七个方面对新教材的利弊进行阐述和分析

    数学是学生们的基础课程之一,而教材则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工具。近年来,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,数学新教材也逐渐推广开来。新教材在给学生带来新的学习体验的同时,也存在一些利弊。以下将从七个方面对新教材的利弊进行阐述和 ...

  • 高三警惕!至少一半高中生在“假努力”

    警惕!至少一半高中生在“假努力”, 家长在“假关心”! ...

  • 面对高考,高三学生需要端正心态,正视竞争要做到这三点

    面对高考,高三学生需要端正心态,正视竞争要做到这三点 在高考竞争中,高三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,正确对待成败,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,去挑战。面对高考,高三学生正视竞争要做到以下这三点。 一、备战高考,就是直面竞争 竞争 ...

  •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