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723

[初一语文] 括号之间之议——新差错24(九上)

[复制链接]

2

主题

2

帖子

2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2
发表于 2023-1-10 01:54:1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括号之间之议——新差错24(九上)




说明

    新差错,指本学期才发现而非之前没有的疑似差错——或许并非差错。




教材

    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《递进复句·承接复句》,13页




    (1)(2)两句,后一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更进一层,是递进复句;(3)(4)两句,各分句按照时间顺序分别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,具有先后相承的关系,是承接复句。




浅析

    并列的括号之间似应用点号点断却无。








    并列的括号之间应用点号点断的理由:

    1.“(1)(2)”括号之间须停顿,“(3)(4)”同;

    2.括号不表停顿。括号是标号,标号不表停顿;

    3.点号才表停顿。








    或曰,括号标示明显,一望而知是顿号点断的停顿,故无须再用点号点断。

    答曰,语言实践是检验“或曰”说法得当与否的标准。

    如括号之间的停顿,并非只是顿号点断的停顿——也可逗号点断。例:




    单句的非主谓句的句型有四类:

    1)名词性非主谓句。

    (2)动词性非主谓句。

    (3)形容词性非主谓句。

    (4)特殊非主谓句。

    如果这单句不是主谓句,就可以考虑是上述四类句型之任一,如(1),(2),(3),(4)。




    逗号点断之“如(1),(2),(3),(4)”,括号之间停顿时间稍长,语气较舒缓,让人思考余地更大,特别是朗读时效果更好;当然,此处括号之间也可顿号点断,“如(1)、(2)、(3)、(4)”:并非只有顿号点断一种可能。

    不用点号点断,等于武断为括号之间只有顿号点断一个可能。这明显经不起语言实践的检验。

    类似差错见于本册30、34、90页。








    《现代汉语词典》中的《凡例》与正文,并列的括号之间均用点号点断:




    1.书面上有时儿化有时不儿化,口语里必须儿化的词,自成条目,如:【今儿】、【小孩儿】。(《凡例》2页)




    2.一般条目中,标〈口〉的表示口语,标〈方〉的表示方言,标〈书〉的表示书面上的文言词语,标〈古〉的表示古代的用法,〈口〉、〈方〉、〈书〉等标记适用于整个条目各个义项的,……(《凡例》5页)




    3.【这么】代词。指示代词。指示性质、状态、方式、程度等:有这么回事|大家都这么说|这么好的庄稼。注意:在口语里常常说zè·me,以下〖这么点儿〗、〖这么些〗、〖这么样〗、〖这么着〗四条中的“这么”同。(正文1660页)




    “1”标有书名号的并列宾语成分之间用顿号点断。

    “2”标有书名号的并列主语成分之间用顿号点断,它与“标记”构成同位短语,同作主语。

    “3”标有书名号的并列定语成分之间用顿号点断,它与“四条”构成同位短语,同作定语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