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1177

[四年级语文] 旁边不若文旁,爬山虎怎么了,等等(66—84)

[复制链接]

6

主题

6

帖子

6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6
发表于 2023-2-1 02:04:3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旁边不若文旁,爬山虎怎么了,等等(66—84)


66.2022学年四年级上册《夜间飞行的秘密》,21页:

一位同学读了这篇课文,提出了一些问题,写在了旁边和文后。

    “旁边”应为“文旁”。因为还有“文后”(课文后边)之说,体例应一致;且“旁边”有歧义,而“文旁”则无。


67.2022学年四年级上册《爬山虎的脚》36页起

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,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,巴住墙。细丝原先是直的,现在弯曲了,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,使它紧贴在墙上。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。

    “这样(一脚一脚地往上爬)”语焉不详。是旧脚(细丝)前伸还是长出的新脚前伸?不得而知。动物有类似的“旧脚”屈伸向前爬行的状况,如“尺蠖”,前进时,后端弓起前屈,前端向前伸长;又如“蜗牛”,腹足不断地做肌肉伸长和缩短的波浪式活动。以为爬山虎也是旧脚前伸乃人之常情,而实际它是长出的新脚前伸的。为免歧义,应当明说。


68.2022学年四年级上册《蟋蟀的住宅》,39页(各自然段前序数为笔者所加):

1.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,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。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,还由于它的住宅。

2.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。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, 弃去毫不可惜。蟋蟀和它们不同,不肯随遇而安。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,一定要排水优良,并且有温和的阳光。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。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,从大厅一直到卧室。

3.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?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?没有。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,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,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。

4.在儿童时代,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,把它们养在笼子里,用菜叶喂它们。现在为了研究蟋蟀,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。

  5.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,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,即使有骤雨,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。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,最多九寸深,一指宽,这便是蟋蟀的住宅。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,就像一座门。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,不去碰这一丛草。那微斜的门口,经过仔细耙扫,收拾得很平坦。这就是蟋蟀的平台。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,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。

6.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,但是墙壁很光滑。主人有的是时间,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。大体上讲,住所是很简朴的,清洁、干燥,很卫生。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,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。  

7.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,秋天初寒的时候。它用前足扒土,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。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。后腿上有两排锯,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,倾斜地铺开。

  8.工作做得很快。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,如果感到疲劳,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,头朝着外面,触须轻微地摆动。不大一会儿,它又进去继续工作。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,看得有些不耐烦了。

  9.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。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,够宽敞的了。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,今天做一点,明天做一点。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。即使在冬天,只要气候温和,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,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。

    对第3自然段设问“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?”,其下所有文字均没作答。且设问之后述“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”,等于间接否认了蟋蟀有建筑住宅的才能。


69.2022学年四年级上册《蟋蟀的住宅》,40页:

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,秋天初寒的时候。它用前足扒土,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。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。后腿上有两排锯,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,倾斜地铺开。

    蟋蟀后腿上是没有“两排锯”的。于此可改为比喻之说,“后腿上有排锯似的细刺”。前有范例,蟋蟀没有钳子,但有“钳子似的大颚”。


70.2022学年四年级上册《口语交际》,43页:

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。先了解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;然后分小组对班里同学的视力情况和影响视力的原因进行分析,并交流如何保护视力;最后,全班讨论怎样才能保护好视力,提出保护视力的建议。

句中分号应改为逗号。这是多重承接复句(连贯复句),是“先事—后事”关系而非平列关系,它的第一层分句间先后有序而不可换位,而非平列关系可换位而基本意思不变。它是纵向发展而非横的并列,它是鱼贯而入而非齐头并进。本册教材类似有标志性词语(如本句“先……然后……最后”)的承接关系的复句共13例,仅此1例错用分号点断,其他都用逗号点断。


71.2022学年四年级上册《精卫填海》,50页:

炎帝之少女,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,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于东海。

〔故〕因此。

“故”不可释作“因此”而应意为“于是”。因为女娃遇溺而为精卫,只是特例而非普遍现象,不是因果关系而是顺承关系(意为接着)。《汉语大词典》义项之二为“于是”,书证正是“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”。


72.2022学年四年级上册《爬天都峰》,65页:

在鲫鱼背前,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,留任纪念。

    “鲫鱼背”,应是特殊语,应用引号标示,以免歧解。因它不如“天都峰”般有名(或有特征“峰”字)为大多数人认识(或悟解)而不用特别指出。“鲫鱼背”,字面意为鲫鱼的背面,实际上它应是景点名。再说,上下文也没介绍或补充。最好还添加注释。


73.2022学年四年级上册《出塞》,94页:

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

〔教〕令,使。

注释“教”似应增“让”之义,即释为“让,令,使”,并使“让”牵头以成为代入的首选。试代入,“不让胡马度阴山”,“不令胡马度阴山”,“不使胡马度阴山”,可见,“让”较“令,使”(令其实也是使意)更契合语境,其否决更直接,有力。《汉语大词典》、《辞海》、《王力古汉语字典》“教”字的一义项“让,令,使”三义位并列。


74.2022学年四年级上册《西门豹》,112页:

西门豹说:“这样说来,河神还真灵啊。下一回他娶媳妇,请告诉我一声,我也去送送新娘。

“河神还真灵啊”后不应句号而应叹号。副词“还、真”、助词“啊”均表感叹语气。西门豹假戏真做,表感叹比表陈述更为逼真。


75.2022学年四年级上册《西门豹治邺》113页:

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。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,大气也不敢出。

教材的改写不实不雅。原著是说西门豹簪笔磬折,向河立待良久”,教材的改写,只留后句,删去前句。前句之“簪笔磬折”,意为插笔礼,曲体作揖以示恭敬,可见西门豹以假乱真之演技高超。教材之删,严重削弱了原著的文学性。


76.2022学年五年级上册《桂花雨》,6页起:

不开花时,只见到满树的叶子;开花时,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,才能看到那些小花。

桂花摇落以后,挑去小枝小叶,晒上几天太阳,收在铁盒子里,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,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。

桂花盛开时,满树金灿灿的,用不着“仔细地”去找就能看见。此外,人们存贮桂花一般都是采用阴干的办法,或者用盐、白糖腌过存贮。桂花如果“晒几天太阳”的话,香味儿会大打折扣,甚至会没有一点香味。


77.2022学年五年级上册《太阳》,67页:

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,吸收了热,变成了水蒸气。空气上升时,温度下降,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,飘浮在空中,变成云。

不应是“空气上升时,温度降低”,而应是“水蒸气上升到高空,高空温度较低”。空气与水蒸气不等同。空气含水蒸气,水蒸气含于空气,且只是空气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。云的产生,应说水蒸气上升,不应说空气上升。


78.2022学年五年级上册《我想对您说》,88页:

如,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,党和政府高度重视,提出“坚定信心、同舟共济、科学防治、精准施策”的要求,全国人民众志成城,打响生命保卫战:……

“要求”应改为“总要求”。因为从2020年1月29日起,从最高层至各部委、各省市全是“总要求”之说法而再无“要求”之说法。最高层包括政府工作报告,全国表彰抗疫决定,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等等。此外,有与“总”字不同。有“总”字,有强调全面、整体之意;没则一般化——或许有更重要的意思而未知。


79.2022学年五年级上册《鸟的天堂》98页

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,那“鸟的天堂”的确是鸟的天堂啊!

○朗读课文。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叹“那‘鸟的天堂’的确是鸟的天堂啊”。

原文“啊”后有叹号,课后练习对原文的转述不当地删去了叹号。《标点符号用法》有云,引文“不独立使用但带有问号或叹号时,引号内外点号应保留”。


80.2022学年四年级上册《麻雀》,62页起:

突然,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,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。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,绝望地尖叫着。


    “挓挲”义为“张开,伸开”,插图中麻雀的羽毛并无“挓挲”状。


81.2022学年四年级上册《凉州词》,94页:

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。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。

〔欲饮琵琶马上催〕正要举杯痛饮,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,在催人出发了。

琵琶只是西域特色乐器。琵琶声“催人出发”是误解。书证“左右校击鼓”之“击鼓”才是进军之声。


82.2022学年四年级上册《语文园地》,107页

我发现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,如《观潮》《盘古开天地》。

题目不应用书名号标示而应用引号标示。


83.2022学年四年级上册《西门豹治邺》113页:

巫婆在河里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。等了一会儿,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:“巫婆怎么还不回来,麻烦你去催一催吧。”说完,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。

原著“复投三老河中”,教材却改为“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”,须知“三老”相对于西门豹来说最多只是中层官员(管教化的乡官),不应且不可说成“官绅的头子”。原著在“复投三老河中”前有“凡投三弟子”,教材不当删去这一重要情节。


84.2022学年六年级上册《开国大典》21页

城楼檐下,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。


插图失实。在主席头上这盏宫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。不当地添加了它,城楼檐下的八盏宫灯就变成九盏宫灯了。这可以吗?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